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正文 第四百九十九章 抗戰戴笠的奏對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1926之崛起 | 作者︰深藍2000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憤怒難平的蔣介石長嘆了一口氣,不由又想起了前行政院長譚延的好處來。www.biquge001.com

    在南京國民政斧中,地位僅次于蔣介石、胡漢民的是行政院長譚延。

    譚延曾一度出任過國民政斧主席,後來又主動將主席的職位讓給了蔣介石。在國民黨內,“四、一二”以來,從表面上看,“黨權”似乎以胡漢民為尊,“軍權”完全由蔣介石控制,“政權”則由譚延負責。

    譚延出身官宦世家,父親譚鐘麟曾任兩廣總督。譚延在清末中過進士、做過翰林、湖南諮議局議長,是立憲派的重要人物。辛亥革命時在湖南被推舉為都督。他參加國民黨後,曾三次臨危受命督湘。

    孫中山在廣東時,譚延擔任過大本營秘書長兼湘軍總司令。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處世極為圓滑。

    北伐勝利後,他漸漸認識到蔣介石已成為國民黨內最具實力的人物。數十年官場經驗告訴他,實力永遠是第一位的。正是基于“實力”的考慮,北伐勝利後,譚延甘願將國府主席一職拱手讓給蔣介石,他自己屈尊改任行政院長。

    因為譚延深知,無論“軍權”還是“黨權”,他都無法超越蔣介石和胡漢民,于是他就利用自己“輝煌”的歷史,周旋于“軍權”與“黨權”之中,從而始終保持著自己的超然地位,並贏得了“善于調停黨內糾紛”的美名。

    以往,每當蔣介石和胡漢民發生沖突時,譚延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調停人。有譚延在,蔣介石和胡漢民之間盡管矛盾重重,可總還有辦法疏通,不至于在兩人間引起公開的對抗。

    可是,1930年9月,就在蔣介石剛剛取得中原大戰勝利之際,譚延卻突然因腦溢血逝世了。

    在蔣介石接任行政院長後,失去了這個在蔣、胡間起著緩沖作用的人物,孤傲的蔣介石和敢于批評任何一位他認為做錯了事的人的胡漢民之間,爆發沖突幾乎就是不可避免的。

    這次蔣介石想以提倡民權來約法黨權,就是為了限制胡漢民常常以黨權和他在黨內的威望來壓制他蔣介石,這才引起了這樣的悍然大波。

    一想到這些,蔣介石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絲悔意,自己是不是做得太急了?

    不過,這一絲的悔意僅僅在蔣介石的腦海中停留了那麼一瞬間,就飛快地消失了。

    倔強的蔣介石一向敢作敢當,當年“中山艦事件”如此,“四一二”時也是如此,打擊實力要比中央軍還要強大的桂系、西北軍、晉綏軍時,同樣也是如此,他蔣中正是絕不會輕易屈服于人的。

    蔣介石輕輕舒了一口氣,努力平靜下煩躁的心緒,轉身慢慢地走回自己的座椅,伸手按下了寫字台上的一個按鈕。

    侍衛長王世和推門進來候命時,蔣介石的神色已經完全恢復了正常。

    蔣介石向王世和查問他預定召見的戴笠、王正廷、俞大維三人是否都到了?

    俞大維是浙江人,自幼聰慧,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他1918年到哈佛大學讀哲學,僅3年就拿到了博士學位,12門課全是A,並獲得謝爾頓旅行獎學金前往德國柏林大學留學,繼續攻讀哲學,並開始學習數學。

    1925年,僅僅研究數學兩年的俞大維的一篇數學論文,就被德國最著名的數學雜志(MathematischeAnnalen)刊載,同時他也成為在該雜志上發表現代數學論文的第一位中國人,幾年後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論文才被該雜志發表。

    俞大維是29年六月回國的。

    1928年,國民政斧初步統一全國,就開始著手實現軍隊現代化。兵工總署署長陳儀去德國考察時發現了俞大維這個人才,並請俞大維回國任職。

    俞大維現在軍政部任參事,去年五月又受兵工總署委派去德國專門學習了軍事,學習內容包括兵器制造、戰役分析和彈道學。因為學習時間短,俞大維十分刻苦,他用德文僅筆記就寫了四十多本,用他自己的話說,在德國的這段學習時間所學到的東西要比他在哈佛三年學的還多!

    因為俞大維能力才華十分出眾,很得陳儀賞識。

    一向喜歡提拔新人的陳儀,多次向蔣介石推薦俞大維。為了早曰讓蔣介石認同俞大維,陳儀現在不僅把兵工總署的工作盡量交給俞大維處理,每逢蔣介石召見他,他還盡力帶著俞大維同往。

    時間一久,蔣介石也很賞識俞大維的才干,現在每逢詢問兵工事宜,蔣介石都是直接找俞大維。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個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此後前程一定遠大。

    王世和小心地回答︰“報告委員長,他們三人都到了。現在何總長、陳部長、楊秘書長、宋部長、林廳長,還有剛剛從上海趕到的張市長,都在等候委員長召見。

    听說何應欽、陳果夫、楊永泰、宋子文、林蔚、張群這些心腹重臣都來了,蔣介石心中不禁一熱。他知道,這些人是永遠會支持他的,他們是來看望慰藉他蔣中正的。

    蔣介石本想先見這些人,可是猶豫了一下,還是告訴王世和,他要先見戴笠。

    戴笠原名戴春風,黃埔六期學員,戴笠這個名字是進入黃埔時改的。

    據說戴笠改名前,請了算命先生算命。當時那位號稱神算的算命先生算他是“六陰朝陽”,殺重無制,五行缺水,名字中需帶水方大利。他因此改名戴笠。

    這個笠字雖然沒有水字旁,可是和他的姓配在一起就是有水的,因為只有下雨天才會有農民頭戴斗笠。對于“戴笠”這個名字來說則是天天在下雨。取字雨農,則是因名取字,雨中農夫之意。時刻沐浴在雨中,自然更是吉利。

    那個神算也果然不凡,戴笠改名後,也果真是平步青雲、飛黃騰達。

    隨著地位的不斷變化,戴笠也越來越相信算命先生的話。就是取化名、筆名,也從不敢忘了“補水”。他先後用過的化名有沈沛霖、汪濤、江漢清、洪淼等名字,都是為了在五行中補足水份,而且還是一個比一個水量充沛。

    紅淼這個名字更是水量充沛至極,也從以霖雨補水,發展到以泛濫成危險至極的滔滔洪水來補水的極致。

    正如《呂氏春秋、博志》中所雲︰“全則必缺,極則必反。”,戴笠終因“補水”補到極致,最終在暴雨中離世而去。

    戴笠對特工工作極有天分,甚至堪稱天才。調查通訊小組在他的策劃組織下成績斐然,短短時間內,有價值的情報收集量,已經超過了人員和經費都遠遠強于調查通訊小組的中統調查科。

    蔣介石有一個習慣,他總會在自己手下成立一些工作業務交叉,甚至是重疊的機構,目的就是讓它們互相監督競爭,這樣做,不僅便于他更好地對部下進行控制,也會因為競爭的關系,使這些機構的工作效率更高。

    成立調查通訊小組就是出于這個目的。尤其是四月,[***]的中央委員、中央交通局局長、負責[***]中央特科的組織和領導工作的顧順章被中統調查科在武漢抓住後,顧順章叛變,供出了[***]上海臨時中央的許多機密。

    本來可以借這個天賜良機一舉抓住[***]在上海的所有高級人員。可是,竟然有[***]的高級特工,隸屬于中統調查科的上海無線電管理局的特務股長李克農、天津長城通訊社社長胡底在調查科臥底,以致泄露了機密,讓共黨高級干部全部逃亡。僅僅在事後抓住了共黨書記向忠發,和指認出了蔣介石深恨的當年黃埔四凶之一、現任[***]上海臨時中央宣傳部秘書長、組織部秘書長惲代英。

    這讓蔣介石對中統調查科極為不滿,也更加堅定了蔣介石再成立一個特務機構的決定。

    而戴笠的工作讓蔣介石很滿意,蔣介石不僅現在批給戴笠大量經費,還準備逐步擴大戴笠的通訊調查小組,最終使戴笠的組織強大到足以和中統調查科競爭。

    戴笠像往常一樣,恭恭敬敬地開始向蔣介石匯報他掌握的,也是蔣介石近期每次招對都必須要了解的南京、上海的國民黨元老們準備南下廣州的情況。

    在戴笠匯報期間,蔣介石一直微閉雙眼,靠在椅背上默默地靜听。

    當听到張繼、譚振兩人也在上海預定了去廣州的船票時,蔣介石猛然睜開雙眼,眼中閃過一絲讓人膽寒的寒光。

    戴笠雖然低眉順眼地站在蔣介石的面前,可是蔣介石的一舉一動都被他一絲不落地看在眼中。

    戴笠忙說道︰“學生已經派人對這些人進行監視。只是如果發現這些人要南逃時,是否需要抓捕他們?學生有些拿不準主意,還請委員長示下……”

    (未完待續)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