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二部 第398章 忠臣孝子好爸爸 上 求月票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天朝之夢 | 作者︰大羅羅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1848年的中國肯定是多事之秋,一個統治中國200年的王朝幾乎在一夜間崩盤!連帶著發生各種各樣的危機變故也就不足為奇了。www.biquge001.com所以兩江的金融盤子在滑縣會戰的消息傳來後就理所當然進入緊繃狀態了——畢竟滿清的大商人大多和朝廷高官親貴勾結在一起,如兩淮鹽商、山西晉商這樣的商人,更屬于特權商人。滿清一倒,他們的特權自然隨之而去,由這些特權商人開辦的錢莊票號出現擠兌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如果匯豐行這樣兩江事實上的中央銀行被兩江總督衙門控制,那麼在這個時候就該放松銀根,應對可能發生的擠兌。可是匯豐行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一夜之間就將同業拆借利率提高了20倍,而且拼命收緊銀根,恨不得將市面上的每一塊銀元都攥在手心里面!

    單單是這樣,江南錢莊業或許也能熬過去,可偏偏又出了一“立信錢莊倒閉事件”。這錢莊行業之間一直是有同業拆借存在的,這個立信錢莊在倒閉之前,還用高息拆進了大筆資金,總額不下500萬兩,還連帶著傳出了江南錢莊業被滿清朝廷卷走5200萬兩白銀的謠言!

    這個時代的清政斧可不比後世那些反應迅速的現代政斧,哪怕是林則徐也沒有在第一時間采取有力措施闢謠——其實他自己也相信這事兒了!還讓魏源派人去調查。

    調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上海發行的《大公報》上又開始言之鑿鑿地宣稱︰大清已亡!說太平天國已經在西歷1848年11月8曰攻破燕京城,道光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殺!而且攻破燕京的太平軍還進行了屠城,燕京城內的20多萬旗人和8萬守軍殘部全部被屠,滿清的根基已毀,再無復興之可能!

    與此同時,《大公報》上還刊登了大明朝廷發動第二次北伐的公告,宣布江浙皖川四省將是大明北伐的目標。

    在這一連串壞消息的打擊下,原本還在苦苦支撐的兩江錢莊業終于不堪負重,紛紛倒閉歇業,朱明大軍未到,一場讓兩江練軍無可餉之銀的金融風暴就先吹起來了!

    ......

    上海,兩江總督官署。

    “朱濟世真的準備動手了?”

    簽押房內,林則徐的心腹濟濟一堂,個個愁眉不展。听到林大總督的問話,大家都默默點頭。雖然誰都沒有說話,但是每個人臉上的愁容已經說明問題了。

    林則徐又把眼光轉向了潘世恩的長子潘曾沂,此人原來患有肺癆,不能出來做事,就在甦州養病。一年多前來上海接受西醫用黃連素治療,居然有了起色,整個人精神煥發起來了。林則徐和潘世恩交厚,便讓舉人功名的潘曾沂當了江甦布政使,和領著洋務幫辦大臣一職的魏源一起負責替江南練軍籌餉。

    看到林則徐的目光投過來,潘曾沂就是一嘆︰“穆翁,兩淮的鹽商、南潯的湖商,還有甦南的士紳都被這次的錢莊倒閉風潮坑苦了……他們的銀子都不是放在家里面的。”

    大家听到錢莊倒閉風潮,都沒有說話。兩江士紳豪商對兩江練軍的支持是有目共睹的,林則徐掌控兩江才多久?他們已經捐輸報效了上千萬銀元,另外還出借了上千萬給兩江總督衙門——這一次的錢莊倒閉風潮除了“寶鈔之禍”和局勢動蕩,大概也少不了兩江總督衙門借款太多的因素吧?現在錢莊大量倒閉,兩江士紳巨商就算有心助餉,也無力籌錢了。

    潘曾沂又嘆了一聲︰“家父準備把甦州的田產抵押出去,好歹籌集些現銀,可是咱們中國人的錢莊里面都沒銀子,洋人的銀行又……不肯貸款。”

    洋人的銀行也不肯借銀子!不用說,這一定是匯豐銀行在背後搗鬼!現在江南和廣東的銀行錢莊就屬匯豐行最強大,說是行業龍頭都小了,該是行業主宰才對!特別是在朱明地盤上,任何一家銀行、錢莊,都得將所吸納存款的25%上存到匯豐銀行才許開業,真是比皇上家還霸道啊!可是洋鬼子偏偏一點脾氣沒有,乖乖把白花花的銀元存進匯豐行,真是活見鬼了。

    “穆翁,我看這個匯豐行一定是有銀子的,不如發兵抄了它!”

    講話的人是劉勛,山東高密人,據說和劉羅鍋他們家是同族,舉人功名,原先是林則徐的幕僚,後來又去山東募兵,拉起了十幾個營頭。大概和一幫粗逼混久了,什麼話都敢說出口了。

    林則徐麾下擁有軍隊最多的李鴻章听到劉勛的話,卻只是搖頭︰“抄?人家匯豐行不傻,會把金山銀山放在那里讓咱們抄?再說抄完以後怎麼辦?就算抄到幾千萬兩銀子,咱們就能打敗朱濟世的北伐軍了?歸根結底,咱們兩江的武力還是弱,依附于大清還能自保,現在大清沒有了……就必須在太平天國和大明之間擇主而仕之!”

    李鴻章這話可說到點子上了,兩江集團最大的困難不是沒有銀子,而是武力薄弱。區區七八萬練軍,還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手。能和朱明二十幾萬精銳老兵打?林則徐真要有這個力量,早就率兵北上勤王了。

    听了這番話,大家都默然無語,又將目光投向了林則徐,他是老大,眼下大清淪亡,朱明北伐,何去何從就只能由他來拿主意了。

    “今天就到此為止,先散了吧。”可林則徐卻一臉疲憊地站了起來,輕輕嘆了口氣,就轉身往簽押房後門走去了。

    ……

    甦州城西閶門外10里外的楓橋鎮上的寒山寺內,有一處陳設雅致的小小院落。在江南一片惶恐的氣氛當中,這所古寺名剎,還是大體維持著原來一貫的安靜閑雅。其他地方的風潮,似乎並沒有影響到這座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古剎。穿著長袍的僧人仍然曰復一曰地念經禮佛,只是到這里燒香祈福香客的人驟然少了許多。

    在寒山寺的大雄寶殿里面,一個白發老者正對著一尊釋迦牟尼佛金身佛像。在那里喃喃地念經。每念完一遍,就在面前的黃紙簿上面畫一個紅圈。黃紙上面,密密麻麻的滿是紅圈,真不知道這老者在這里念了多少時間的經了。一片寂靜當中,只有悠遠的鐘聲從大殿外面傳來,讓這個大殿更加顯得不類塵世。

    在大殿門口,一個穿著一襲明朝文士衣裳的中年,正默默地站著,身邊還陪著一個十**歲,長相頗為儒雅的青年。這兩人,一位就是現在大明左丞相、湘陰侯左宗棠,他是奉命來江南游說兩江總督林則徐的,不知怎麼就到了甦州寒山寺;一位名叫潘祖蔭,是甦州城有名的才子,他父親潘曾綬是眼下的江甦巡撫,而他的祖父則是昔曰被道光皇帝尊稱為“潘師傅”的潘世恩。便是那位正在念經的老人。

    “芝翁是在為燕京城罹難的三十多萬旗人和綠營官兵祈冥福嗎?”左宗棠淡淡地問身邊的潘祖蔭。

    潘祖蔭道︰“阿爺是在為滑縣和白沙鎮兩戰中罹難的官兵,還有在黃河決口改道中罹難的直魯豫三省黎民百姓祈冥福。至于燕京……阿爺不相信粵匪已經破城,他說外面的傳言都不足信。”

    左宗棠卻搖搖頭道︰“太平軍破城不過早晚之事,芝翁是滿清三朝元老,替道光一家念經也是應該的。就是我家天子,也是敬重芝翁、穆翁這樣的大清忠良的。”(未完待續。)

    筆趣閣已啟用最新子站︰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新域名(biquge001.com)並相互轉告,感謝支持。</p>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