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 雖然說下放到南京留都為官等同于投閑置散,但畢竟楊廷和還是一個戶部尚書,是個管銀的人。
www.biquge001.com可是他的居所讓人看了實在是太過于寒磣了一些。
四間青磚瓦房帶著一個小院,院的四周並非是用石磚圍著的,而是用竹塊。院的左邊種著各種蔬菜,一名看上去年紀大約五十歲上下的老者正穿著一件褐色布衣在鋤土。
院右邊同樣用竹塊插在地上圍出了一個小小的養雞場,一名婦人手拿著粟米嘴“咯咯咯”地叫著,正在喂雞。
這就是名留青史的楊廷和在南京的居所?江夏頓時覺得有些難以想象。
推開那扇用幾塊木塊釘成的簡陋木門,江夏陪著朱厚照一起走了進去。
院那婦人看見了二人,于是開口問道︰“兩位公,請問你們是來找”
“這位大娘,在下是來求見楊公楊大人的。”
“皇上?”
江夏話剛說完,那個原本正在鋤土的老者突然驚叫了一聲,老者立刻跪在地上高聲呼道︰“微臣楊廷和,參見皇上!”
楊廷和一跪在地上,那個婦人立刻也跟著跪在地上,口說道︰“民婦楊李氏參見皇上。”
原來是楊廷和的老婆,江夏心暗道了一聲,仔細打量了一下那婦人這才覺得這婦人定是一個賢惠的女人,並且年輕時一定長的很漂亮。
雖然穿著樸素,但江夏依然能夠感覺到她身上有一股知書達理的感覺,看來應該是出自于書香門第。
“免禮平身吧。”朱厚照道。
楊廷和與他妻一起站起身來。
朱厚照往四周看了看後道︰“我們進屋再談。”
楊廷和點點頭,扭頭看向自己的妻︰”夫人,勞煩你準備飯菜,沏一壺茶。“
“是。”楊妻應了一聲後退下。
進了屋,江夏感覺屋里昏昏暗暗的,還有一些潮濕。
若是換做一般人見到楊廷和堂堂一個戶部尚書住這樣的房肯定會感嘆他為官清廉,心會為他的高風亮節而欽佩折服。
但是江夏卻有些不以為然,他心默默計算著戶部尚書一個月的俸祿,暗想就算是不貪不拿,以戶部尚書每個月的俸祿也不應該住這樣的房。
如此刻意顯貧,要麼是有自虐傾向,要麼就是刻意的沽名釣譽。
江夏心還在這樣想著,楊廷和與朱厚照已經聊開了。听見朱厚照是微服前來,楊廷和大為不滿,板著臉說道︰“皇上,請恕老臣多言,正所謂千金之坐不垂堂,您乃堂堂一國之君,身負天下千萬百姓福祉以及大明的江山社稷,您”
“好了好了,楊閣老,朕知道錯了。朕向你保證,保證下不為例如何?”
楊廷和深深地看了朱厚照一眼,微微嘆息一聲後沒有再說話。
他知道朱厚照這人就是這樣,每次認錯比誰都快,但是事後當真改不改,那又是兩說了。
接著朱厚照又簡單說了一下自己想要查兩淮鹽政的事,以及邀請楊廷和回京師重入內閣的事。
後面那一件楊廷和自然不會拒絕,听後當即謝了恩。而前面那一件事楊廷和卻微微皺起眉來,說道︰”皇上,這兩淮鹽政肯定是有問題這沒有錯,但是歸根究底,兩淮鹽政牽涉甚廣,如若貿然對其動手恐怕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啊。“
江夏听後暗自點圖,這兩淮鹽政的確是猶如楊廷和所說牽涉極深。據江夏皇族龍探探查到的資料來看,兩淮鹽政不僅牽涉了朝不少大臣在其。同時江南各大老牌家族,大明幾個排得上號的皇室宗親基本也在里面脫不了干系。
貿然動之,恐怕是會引起不小的反彈。
一直沒有插話的江夏突然開口說道︰”那若是我們不把他們連根拔起,而是想將兩淮鹽政把持在自己手呢?“
楊廷和看了江夏一眼,這才想起問朱厚照︰“這位是?”
朱厚照介紹︰“淵閣大學士江夏。”
“淵閣大學士?”楊廷和驚訝地打量著江夏,他這一輩還從未听說過有這麼年輕的淵閣大學士呢。
楊廷和忍不住問了一句︰”已入閣?“
江夏搖頭道︰”小淺薄,哪可入閣。“
楊廷和這才微微點了下頭,未曾入閣那淵閣大學士就只是一個五品的虛餃,這倒也可以接受。不過如此年輕便授予此餃,並且還跟隨皇上一起微服私訪,足見此人極受皇上寵愛啊。
楊廷和對著江夏微微抱拳道︰”還請江大人說說,如何將兩淮鹽政把持在自己手?“
關于這件事江夏其實在來的路上早就有過考慮,此刻楊廷和問起來江夏便張口說道︰”其實小的想法是這樣的,鹽政上我們可以實行‘專商制度’以及‘鹽價專定制度’。”
接著,江夏就將這兩項制度給楊廷和解釋了一下。
明朝的官鹽銷售主要有引法、開法、計口配鹽法、綱法和票法。
引法是一種食鹽特許制度。引法規定了“引商”,就是國家允許搬運、販賣食鹽的商人。還規定了“引界”——就是允許銷售食鹽的地區。
開法︰就是當國家發生糧餉不足或者某一各地區發生水旱饑饉時,招募商人運送糧草等必須品到指定地區,完成任務後由官府發給他們鹽引,商人憑“引”到產地領鹽,然後到指定地點銷售。當時的開法有︰納米鹽、納馬鹽、納布鹽、納鈔鹽、納鐵鹽等形式。就是運送米、馬、布、鈔、鐵到指定地點之後,領取鹽引。
計口配鹽法︰就是由“有司”開出所管轄的州、縣的戶口人數,派人到“鹽使司”,領鹽回縣,然後配鹽到各戶人家,讓他們交納米、糧或者錢鈔,來充軍餉。
票法︰就是在鹽商不願意去的偏僻山區,以及鹽場附近私鹽盛行的州縣實行票法。票法規定每100斤鹽交納銀8分,由土著商人交銀領票,運銷販賣。因為票鹽比引鹽便宜,所以銷售起來就快一些。
明朝前期的食鹽專賣制度,產銷制度比較完整,鹽務秩序也比較好。因此,明朝政府從食鹽獲得的利潤很豐厚。
但是到了後期,開法久壞。鹽商和官員相互勾結,鹽引濫發、或者官員不經鹽引,直接將鹽賣給鹽商,亦或者鹽商胡亂抬高鹽價銷售,聯合鹽梟肆意傾售劣質食鹽。
如今的大明鹽政也的確是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江夏的鹽政改革十分簡單,就是將鹽商納入官府官制當,只給一部分鹽商頒發“專商銷售許可證”,只有或得這些資格的人才能購買鹽引銷售食鹽。
這樣等于就是把大部分人的利益剝奪,只給了一小部分人。而這一小部分人為了維持自己的利益,一定會和朝廷緊緊站在一個陣營之,因為大家是利益共同體。
他們不會允許鹽梟來和自己爭利,也不會露出把柄讓別人抓到,否則等待頂替他們位置的人多之又多。
而這一部分人每年會接受一次朝廷的巡查,其鹽的質量好壞,納稅多少,鹽價高低都會納入巡查之列。若是巡查不過關,有可能就會被剝奪鹽商資格,然後再外招其他人填補。
而鹽價呢以後不再會由鹽商制定,而是由朝廷衙門制定。衙門制定以後就會公告出來,如果鹽商專營戶抬高鹽價銷售百姓用權力去衙門狀告,一旦查證屬實將立刻剝奪其專商資格。
江夏把自己的鹽政改革方案說出來以後,楊廷和沉默了。過了好一會兒楊廷和才開口說道︰“江夏,你這是想要把天給捅破啊。”
的確,江夏這套鹽政改革方法的確算得上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簡單、實用、並且易于監管和操作。
畢竟管理少部分人其困難比管理大部分人要輕松很多。但是要想完全實現江夏的想法,那麼首先就得廢除掉原本的都轉鹽運司、鹽課提舉司。
如此一個動作僅僅是在兩淮之地推行就已經很難了,萬一兩淮之地有了效果要向全國推行,那恐怕將要面對的就不是一兩方勢力的反彈,而是牽扯環繞,不知道多少人的反彈。
江夏嘴角含著笑意看著楊廷和。
楊廷和突然明白過來,他搖了搖頭道︰“你小居然是把主意打在了老夫身上。也罷,老夫一把老骨頭了也不怕折騰,若是能為大明百姓謀福祉,穩固大明江山社稷,老夫縱身百死又有何妨。”
見楊廷和贊同自己的想法,江夏心里倒是覺得這楊廷和果然如同歷史上所記載那樣,是個有魄力之人。江夏提出的這套鹽改方案,雖說原創者是他江夏,但是最後推行的肯定是眼前這位未來的內閣首輔。
接著聊了一會兒,說了一下鹽稅改革的細節,楊廷和的妻敲了敲門進屋,詢問是否可以開飯了。
楊廷和用目光詢問過朱厚照,朱厚照點頭以後楊妻開始上菜。
飯菜上齊,江夏還大大咧咧和朱厚照坐在一起,而楊廷和卻和楊妻站在一旁,等到朱厚照恩準以後兩人才坐到桌旁來。
ps︰最近幾章因為涉及到之後情節的很多伏筆,所以有些無趣。不過至這一招結束,咱們猥瑣的江大公立刻回歸。老虎水平有限,打賞捧場不敢求,訂閱、紅票、收藏還請各位不要吝嗇賜予。
另外感謝小小傍海的捧場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