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而李隆基並不關心刺客本身,刺客只是別人手中的棋子,刺客是誰並不重要,他只關心是誰派出的刺客,身邊有這樣可怕的勢力,而自己卻渾然不覺,
這才是讓他寢食難安的。
www.biquge001.com他首先要做的是,不動聲色的把自己身邊的宮女太監全都換了一個遍。在那些剛被換掉的宮人中悄悄摻上千牛衛的耳目。
那些人原先在皇上身邊,身份何等尊貴,如今卻被換了下來,自然怨聲載道,各種怨言不絕于耳,這些怨言自然被一字不漏的轉送到李隆基案頭上。
其中有人抱怨道︰“咱們在皇上身邊做牛做馬的伺候,如今皇上卻不念舊情,將咱們全都趕到下賤人居住的院子里,這可叫 咱們怎麼活?還是小張子心眼活絡,這小子也不知道從哪里發的財,
竟然在京郊買下了一座莊子,听說過一段日子便要稱病,向皇上乞求還骨,要離開皇宮到莊子里享清福呢!”
當李隆基看到這張告密卷子的時候,太平公主正好親手烹制了雞湯,送來給李隆基。李隆基冷笑著把卷子遞給太平道︰“姑母,這個小張子大有可疑,
一個小小七品的宦官,竟然有能力買下京郊的莊子,可見是錢財不少,他無權無勢,若不是有人心懷不軌,誰會送錢給他?”
太平道︰“這倒也不難,只要命人秘密把小張子抓來審問便可。”說罷起身道︰“時候不早了,我也要回去啦。你早點睡吧。”然後告辭回宮。
由于此時皇宮早已閉門落鎖。李隆基想要命人出宮傳旨千牛衛衙門。但又擔心會打草驚蛇,便將此事壓到天亮之後再辦。沒想到,早朝尚未結束,
左千牛衛衙門便密報,小張子昨夜便被人勒死在廁所里。京郊那田莊也被人一把火燒成白地,便是經手買賣田莊的經紀、牙行也被人全都殺掉。
當听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李隆基如同五雷轟頂!他呆坐在龍椅上,他以為將身邊的人全都換掉便可以截斷耳目,豈料那股可怕的勢力依然無孔不入!連夜半在書房里與太平的對話都被竊听!他似乎看見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正懸在自己的頭頂上,隨時都會刺下來!
三天後。當計無策他們下山的時候。經過阿盼的香粉店,阿盼已經早早的等在門口,她已經把羊兒從當地牧民那里換了一匹駿馬。把小小的竹編行囊掛在馬鞍處,她穿著一襲紫色的長衣外面罩著一層輕紗。頭上戴著素色的風帽。在晨風朝陽的映照下顯出別樣的嫵媚風情。
計無策一見到阿盼不禁奇道︰“這人明明是第一次見。但是為何感覺竟然如此熟悉。好像以前見過。”紫嵐笑道︰“這怎麼可能,你又不買女人家用的東西,阿盼又足不出戶。你們是不可能見過的。”
計無策猶自道︰“真的好生熟悉,真是太奇怪了。”阿盼嫵媚地一笑︰“以前在長安的時候,倒是有不少浮浪子弟常用這樣的話與女人搭訕呢。若是計爺願意與小女子說話,只須叫我一聲阿盼便可,何必找借口呢?”說完與紫嵐咯咯大笑起來,計無策鬧了個大紅臉,再也不敢亂說。
一路曉行夜宿來到長安,李重俊的身份不宜泄露,為了防止被人認出,紫嵐特地從妙無雙那里討來了易容丹,給他涂在臉上,看上去便像是個大唐常見的游學秀才。
此時睿宗皇帝已經將帝位禪讓與李隆基,李旦自稱太上皇退養後宮,李隆基登基為帝,年號貞觀。 不得不說李隆基的治國能力遠勝父輩,頗有太宗之風,將大唐天下治理的四海升平。
李重俊望著長安大街上絡繹不絕的行人,心中感慨萬千,當年他還是衛王的時候,走在大街上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可如今,自己卻早已被世人遺忘,他甚至還在鱗次櫛比沿街商鋪中找到了獨孤偉的那家鋪子,
當年他和紫嵐初進長安,便是在這家鋪子里與武嵩琳沖突起來,還是李多祚出手教訓了武嵩琳,如今早已物是人非,那家鋪子也被人改成了綢緞莊。 計無策見他望著街上久久不語,知道他勾起了許多往事,
便開口勸道︰“師佷,往昔已矣,就不必掛懷了,如今你們在天山安詳天倫也是人世之福。”李重俊笑道︰“過去的事情我早就放下了,只是看見眼前的情形不免有些感慨而已。”
紫嵐打趣道︰“莫不是還在思念當年宮中的宮娥彩女不成?”眾人大笑,李重俊苦笑不已。大家正在喧囂間,一頂青紗小轎走過身邊,在長安,這種小轎尋常之極,隨便是個小康之家便乘坐得起,在街上轎行里也有這樣的小轎出租,
所以大家渾不在意,那轎中人听見外面有人笑鬧,便順手把轎簾掀開一角往外看,只看了一眼那人便慌忙把轎簾放下,催促轎夫趕緊走。
等走出老遠後,那人便叫轎夫趕緊往長安西郊走,轎夫奇道︰“大人,您不是往東郊去找人唱和詩詞嗎?”那轎中人怒道︰“你這廝多嘴!叫你走就趕緊走!”轎夫無奈只好轉身往西郊走去。
等到天色傍黑,轎夫們累的呲牙咧嘴才來到西郊一處小樓前,此處乃是皇帝御前第一近侍高力士的私邸,少不得花了大筆銀子買通門路,這才見到高力士。
那高力士半躺在神仙倚上,半不理睬的問道︰“不知道宋大人見咱家有何貴干哪?”那轎中人正是宋之問。
當年,詩人宋之問因謅事張宗昌兄弟,以詩文作過二人的幫閑,當張宗昌兄弟被殺後,被流放到嶺南,後來不堪忍受嶺南艱苦,這才潛逃回到洛陽。駙馬王同皎憐惜他是個詩人,人品雖不高,也沒有什麼大過錯,
純屬牽連受禍,便將宋之問收留在家中,後來中宗皇帝即位,韋氏主政,中宗李顯形同虛設,武三思與韋氏**擅權,王同皎既如此厚愛唐室,
忠于中宗,自然不忍心看到武三思**後宮,挾制中宗,危害社稷,便聯絡張仲之、祖延慶、周憬等人,暗中召集壯士,準備劫殺武三思,除掉這個眾人憤恨的禍害。
<font color=red>筆趣閣</font>已啟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請大家牢記最新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