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更新最新入庫全本精品總排行榜  

第三卷 東南風雨 第三十一章 一到殿廷齊膝地,天威能使萬心降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作品︰亂清 | 作者︰青玉獅子


 熱門推薦: 雪鷹領主 完美世界 武極天下 星河大帝 傲世九重天 我的貼身校花

    筆趣閣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請大家牢記本域名並相互轉告,謝謝!

    跪還是不跪,這是一個問題——一個很大、很大、很大的問題。www.83kxs.com

    從文誥記載之上,並看不出來,世祖高皇帝在接受北朝冊封的時候,下跪還是沒有下跪?

    北朝——是的,阮朝立國之初,內部非但不稱中國為“天朝”,連“大清”都是不大叫的,一哪怕在正式的詔書中,都把中國稱之為“北朝”。

    中國既是“北朝”,“南朝”呢,自然就是他越南了——平起平坐啊。

    阮朝第二代國王明命王在位之時,越南對待中國,大致還是這樣的一種心態,且在某一個時段,還變本加厲了——變易國號,以“大南”取“越南”而代之,就是明命王手上的事情。

    當然,直接面對中國的時候,“大南”還是稱“越南”的。

    直到第三代紹治王在位,這個心態,才慢慢兒的變了過來,“北朝”的說法,才從政府的文件中消失了。

    大多數人都認為,世祖高皇帝在接受“北朝”冊封的時候,是沒有下跪的——證據是在認中國這個“宗主”的過程中,世祖高皇帝其實是非常“擇善固執”的,譬如,世祖高皇帝一度聲稱,若中國的仁宗皇帝不批準“南越”的國號,就寧肯不接受冊封。

    雖然,最後還是把“南越”顛倒過來為“越南”,彼此達成了妥協,可是,對于“越南”這個國號,世祖高皇帝到底是不滿意的,不然,也不能有聖祖仁皇帝“秉承遺命”,改“越南”為“大南”的事情啊!

    呃,這個同名同姓的“聖祖仁皇帝”,是指前邊兒提到的那個明命王。

    本朝肇建之初,既對“北朝”不如何恭順,又對“越南”的國號頗有所憾,以世祖高皇帝之謨烈——那是何其高遠宏大!——怎麼肯對“北使”下跪呢?

    可是,“恭請聖安”,又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兒。

    現在的情形,同世祖高皇帝接受冊封之時頗不相同︰世祖高皇帝接受冊封之前,本朝和中國,既沒有確定“宗藩關系”,就談不上“恭請聖安”;而冊封禮結束,欽差的差使就算辦結了,也用不著“恭請聖安”了。

    現在,中、越兩國,可是正經的“宗藩關系”,欽差到了,俺們這邊兒,一定要有個“恭請聖安”的程序的。

    咋辦涅?

    嗣德王、阮知方、張庭桂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曾經設想過一個折中的方案——由瑞國公“代表”嗣德王,“四柱大學士”陪著,行三跪九叩禮,“恭請聖安”。

    目下,瑞國公是嗣德王唯一的養子,雖然沒有明旨立為太子,不過,也大致可以算是“嗣君”了——至少,在宗室里頭,瑞國公是不折不扣的第一人,由他來代乃父行禮,也說得過去吧?

    現在看來,這個方案,只怕行不通了——人家已經指名道姓的把“國王”拎出來了!

    如果欽使只是孤身一人,自然可以討價還價,慢慢兒的磨,可是,人家是帶了十五條船、好幾千兵和一大堆大炮來的呀!

    這——

    好吧,這個先放一下,咱們來劃第二個重點。

    請看這一段——

    “百官扈從,國王、欽差同入午門,至太和殿,詔書,就在太和殿宣讀,香案呢,就擺在丹陛之前,國王率百官跪聆——如何?”

    午門——又一個同名同姓的——皇城的南門和正門,其地位同被它“高仿”的北京的那一位,是一模一樣的。

    太和殿——再一個同名同姓的——皇城的正殿,其地位——好啦,俺就不說,各位看官也是曉得的啦。

    這段話的重點,不在“同入午門”,這沒有什麼,欽差代表皇帝,國王陪著,是很正常的事情;也不在“國王率百官跪聆”——“跪”,本來是個大問題,可是,既跪了第一回,就不怕跪第二回——前頭大旗台“恭請聖安”,已經跪了一回啦。

    重點在于“太和殿”。

    此太和殿同彼太和殿,功能、性質完全一樣,都是舉行最重大的典禮之時,皇帝——或國王——接受百官朝賀的地方,這樣的地方,拿來“跪聆”——本來坐在寶座上頭的那一位,跪到了寶座下頭,這個,真的合適嗎?

    若是表彰揄揚還好些,若真的像富浪沙人說的那樣,“顢頇糊涂”、“查問一切”、“力懲前衍”……在國家最高殿堂之上,當著百官的面兒,被罵的狗血淋頭,這叫俺家的“國主”,情何以堪?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不在太和殿,又能在哪兒呢?

    越南國王接見使節,一般是在“紫禁城”里的勤政殿,可是,面前的這位使節,不是普通的使節,是“天使”,你提“勤政殿”,他十有**不肯——這位“天使”,可是在越南呆過好幾年,勤政殿是做什麼的,他十有**是曉得的。

    最關鍵的是,阮知方明白,唐景崧宣讀詔書,為的是“剴切宣諭”,除了太和殿,皇城的其他宮殿,都不夠大,擺不下多少人,起不到足夠的“剴切宣諭”的作用。

    就是不曉得,他要“剴切宣諭”的,到底是些什麼東東?

    片刻之間,阮知方已轉過了無數的念頭。

    唐景崧也不著急,慢悠悠的品著茶,好整以暇的等著他的回答。

    終于,阮知方艱澀的開口了,“維公但有所命,無不樂從,只是——”

    打住了。

    “含翁若覺得有什麼為難之處,”唐景崧說道,“可一定要說了出來,咱們一塊兒商量、斟酌。”

    不,你根本不是來同我“商量、斟酌”的。

    阮知方微微吸了口氣,下定了決心,“一切都照維公諭示的辦理——如果,呃,如果下國朝中,有什麼……阻滯,呃,都歸我去疏通。”

    唐景崧眼中,波光一閃,隨即“呵呵”一笑,“好,那就拜托含翁了!”

    “只是——”

    “若有見教,盡請明言。”

    “我是說,”阮知方試探著說道,“呃,維公大約也是曉得的,順安河口,既十分逼仄,水位又很淺,大船……是無法溯香河而上的,這個——”

    好,這才算到了“戲肉”呢。

    跪不跪的,自然是個大問題,可是,更大的問題,是您帶來的大船、大炮、大軍。

    *8
投推薦票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加入書簽


本站強烈推薦給您以下精彩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來源于網友網絡分享與轉載,本站不承擔任何責任!如不認同,請離開本站。

若本站無意中侵犯到您的權益或含有非法內容,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做出回應。

Copyright © 2012∼2018 www.luanhen.com 飄天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5008561號

XML︰1  2  3  4  6  7